看看这张投资清单,巴菲特就是个十足的吃货

清晨的阳光洒满崇信县新窑镇千亩蔬菜基地,浓郁的芹菜香气在田间地头弥漫。一排排芹菜如列队的士兵,茎秆笔直粗壮,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。工人们穿梭其间,熟练地收割、分拣、捆扎,一箱箱新鲜芹菜迅速被装上冷链车,即将发往西安、武汉等城市的农贸市场。
“从选种到浇水,每个环节都得精雕细琢。”基地负责人杨永奇蹲在田埂边,轻轻拨开芹菜叶,“你看这根系多发达,多亏了科学育苗。现在每天能收30吨,销售额稳稳当当。”据他介绍,这批芹菜将持续采收至9月,而棚内的第二批幼苗已育好,11月又能上市。新窑镇的蔬菜产业发展只是崇信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崇信县立足产业和资源优势,把蔬菜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、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来抓,将产地优势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和强劲的发展动能,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,让“菜篮子”切实鼓起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

今年以来,全县已实施黑河川区设施芹菜、锦屏镇设施蔬菜基地等产业链项目15个,新建和维修钢架大棚1778座,建成日光温室10座,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56.5亩,为产业升级搭建起坚实框架。
在黑河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园,连片的钢架大棚绵延数里。这里不仅有新窑镇的千亩芹菜基地,更聚集了2处千亩标准化芹菜种植基地、2处单品化辣椒基地。“我们通过‘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’模式,把4个村的土地连成片,统一供种、统一技术、统一销售。”园区负责人指着刚摘下的圣女果介绍,仅这一个品种,亩产就能增收3000元。
驱车前往锦屏镇,另一番产业图景映入眼帘。在新建的日光温室里,普罗旺斯西红柿挂满枝头,像一个个红灯笼,工人们正忙着装箱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“这些设施都是今年刚投用的,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系统,省工又高产。”据了解,全镇新增的200亩设施蔬菜,预计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。

产业规模的扩张,带来了质的飞跃。目前,崇信县已建成出口创汇基地1处、百亩以上高原夏菜种植基地13处,蔬菜种植总面积达5.1万亩,形成芹菜、辣椒、西红柿等多品类协同发展的格局。“今年上半年产值已达3.26亿元,同比增长15%。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搭建冷链物流体系和电商平台,全县蔬菜外销率超过60%,不仅走进了西安、武汉的超市,还通过出口基地敲开了东南亚市场的大门。
目前,崇信县坚持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协同发展,重点推进黑河川区设施蔬菜提质增效项目,在品种改良、冷链物流、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,从田间到舌尖,从本土到海外,一条全链条升级的蔬菜产业之路,正绘就着乡村振兴的壮美新画卷。
通讯员 马媛媛
- 2025-08-06【重走西北角】科技赋能千年药乡 陇西实现中药材全产业链全程质控
- 2025-08-06庄浪:绿智增色 发展提速
- 2025-08-06金塔:牛羊“芯片”强 养殖效益涨
- 2025-08-06民乐:千亩西蓝花丰收 铺就乡村致富路






